編輯:太平洋泵業(ye) 集團有限公司
日期:2020-07-25 訪問:4669
一、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產(chan) 品概述
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是在ZW排汙泵基礎一次飛躍,它在實現了ZW基礎上,使得水泵更具有結構緊湊,啟動性更強,可不用底閥,一次性加引液,泵流道能通過小粒固體(ti) 物(不能用於(yu) 纖維物質)等特點。泵殼有鑄鐵、鑄鋼、不鏽鋼等,葉輪有鑄鐵、鋁、銅、不鏽鋼等,機械密封有陶瓷、石墨、四氟、硬質合金、碳化矽等材質。配用液位自動控製箱就能按所需要液位實行自動啟停。具有全自動控製的功能。廣泛適用於(yu) 工業(ye) 、農(nong) 業(ye) 、科研等單位抽排送液體(ti) 。
二、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產(chan) 品優(you) 點
1、排汙能力強:特殊的葉輪防堵設計,確保了泵高效且無堵塞。
2、高效節能:采用優(you) 秀水力模型,效率比一般自吸泵高3~5%。
3、自吸性能好:自吸高度比一般自吸泵高1米,且自吸時間更短。
4、集自吸和無堵塞排汙於(yu) 一體(ti) 采用軸向回流外混式。自吸性能可靠,排汙能力強,高 效節能,使用維修方便。
5、結構緊湊,啟動性能及自吸能力好,不用底閥,不需要加水,泵流道能通過12毫米 固體(ti) 。
三、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產(chan) 品使用範圍
1、環境溫度小於(yu) 50度,介質溫度小於(yu) 80度
2、介質PH值鑄鐵為(wei) 6-9.不鏽負2-13
3、介質管理方式不超過1250KG/m3
4、自吸高度不能超過規定值,吸入管長度為(wei) 小於(yu) 10米。
本泵采用外混式軸向回水泵體(ti) 結構,泵體(ti) 由吸水室、儲(chu) 水室,蝸殼,回水孔,氣水分離室,水泵啟動後,在離心力的作用下,吸水室中的剩餘(yu) 水與(yu) 進水管路中的水經回水孔返回泵內(nei) 葉輪再次將水與(yu) 進水管中的空氣攪拌。可防止停機時的回水衝(chong) 擊葉輪,引起電機倒轉。
四、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性能參數
WZ 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
五、WZ型自吸式排汙泵(第三代)配件
泵體(ti) 、葉輪、軸、電聯、泵聯、軸承體(ti) 、進出水座、軸承、機封
使用和維護保養(yang) :
為(wei) 了使水泵能正常運轉,延長使用壽命,減少故障,必須正確的安裝、使用和保養(yang) 。
1、在設計安裝時,必須正確校對銘牌上的各項性能數據的範圍內(nei) 。
2、泵軸與(yu) 電機軸中心是否一致,可用薄墊片調整使其同心,保持電機聯軸器與(yu) 泵軸聯軸器的軸向間隙為(wei) 2毫米左右,上下、左右的差別不得超過0.1毫米。
3、第一次啟動前,必須預先向泵體(ti) 內(nei) 灌水,直至淹沒葉輪。
4、試轉一下電機,檢查泵軸旋轉方向是否和泵指示方向一致,轉動是否均勻,不能有卡住、異聲等不正常現象。
5、進水管路要仔細檢查,不得漏氣,濾網應完全浸沒在水中,防止堵塞和漏氣。
6、按所需水位接好水位信號線。
7、水泵在運轉過程中軸承溫升不超過環境溫度40℃,最高溫度不超過80℃。
8、定期檢查口環磨損情況,間隙在直徑方向大於(yu) 1.5毫米時應更換。
9、在環境溫度低於(yu) 零度時,要放盡泵內(nei) 存水,防止水泵凍裂。
10、當長時間停止使用時,將泵拆開,再將零件上的水擦幹,塗上防鏽漆,塗油裝配後放在幹燥,潔淨的地方。
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:
水泵不出水,或出水量不足:
1、旋轉方向相反——調整。
2、泵內(nei) 儲(chu) 水不夠——增加儲(chu) 水。
3、進水管路漏氣或軸封漏氣——檢修、調整或更換。
4、吸程過高——調整。
5、濾網、葉輪流道堵塞——清楚堵塞物。
6、葉輪磨損嚴(yan) 重——更換。
7、轉速太低——調整轉速。
8、濾網進水不夠深——濾網一點不能露出水麵。
水泵雜音及振動較大:
11、超過規定使用範圍——調整。
12、底腳不穩——加固。
13、軸彎曲——校正或更換。
14、泵軸與(yu) 電機軸不同心——重新調整、安裝。
15、水泵內(nei) 掉進雜物——清除雜物。
16、軸承磨損嚴(yan) 重——更換新軸承。
17、泵內(nei) 進入大量氣體(ti) ——檢修進水管路。
軸承過熱:
1、潤滑脂過多或過少——檢查增減(規定軸承體(ti) 內(nei) 腔裝50%左右MOS2複合鈣基潤滑脂4號或鋰基潤滑脂3號)
2、水泵軸電機軸同軸度不好——重新安裝、調整。
3、軸承已壞——調整或更換。
裝配和拆卸:
泵在裝配前應首先檢查零件有無影響裝配的缺陷,並擦洗幹淨,方向可進行裝配。
1、在熱油中加熱軸承至80℃,取出裝在軸肩處。
2、在兩(liang) 軸承間撞上優(you) 質潤滑脂壓入軸承體(ti) 內(nei) ,然後再在軸承麵上裝上優(you) 質潤滑脂。
3、把裝好紙墊及氈圈的兩(liang) 端蓋,分別裝在軸承體(ti) 兩(liang) 側(ce) ,並用螺栓緊固,注意軸承和兩(liang) 端蓋的間隙在0.2毫米內(nei) ,用紙墊調整,然後用手轉動軸應靈活,均勻。
4、撞上軸用彈性擋圈、聯軸器健、聯軸器、止動墊圈、用螺母緊固,順六角將止動墊圈的外漏部分折彎,以防螺母鬆動。
5、裝上擋水圈與(yu) 端蓋應保持一定距離。
6、把機械密封的靜環壓入泵蓋內(nei) ,軸承體(ti) 撞上紙墊,然後把泵蓋裝在軸上,注意和軸承體(ti) 的方向。
太平洋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