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多功能 二維碼電子樣本
日期:2019-12-07 訪問:3172
執 著
文/黃永讚
那天晚上,我像平常一樣,照例坐在電腦前準備開夜車。一看掛著的QQ有頭像在閃爍。原來,是20年前的一位高中女同學找我聊天。在聊天中得知她已在省城合肥買(mai) 了套房。問到我的近況,我告訴她我現在一直從(cong) 事著文字工作,文章倒是陸續地發表了一些,積蓄硬是沒有半分。她吃驚地問我:搞文字這麽(me) 苦的差事,你還能堅持這麽(me) 久啊?我無言以對,因為(wei) 我除了擁有一大堆發表過的文章外,清貧得連一間棲息的蝸居也買(mai) 不起。
我對文學的愛好是天生的。從(cong) 小就偏科,上語文課就來精神,而數學則是一塌糊塗。記得剛參加工作那陣子,在車間三班倒,白天累死累活,晚上就著柔弱的燈光,按自己的思路試著寫(xie) 作,然後又忙著到處投稿,再然後是每天到收發室翻看報上有無我的文章。但便基本上失望多於(yu) 希望,絕大部分投稿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。偶爾有一篇散文或隨筆蒙編輯錯愛見報,如同吃了興(xing) 奮劑,幾天都精神抖擻,處於(yu) 亢奮狀態。不上班的日子,我會(hui) 騎著生鏽的自行車一頭紮進工人文化宮和圖書(shu) 館津津有味地閱讀那免費對外開放的書(shu) 報,一呆就是半天,每次要到工作人員趕出門才罷休。且每次去看報必帶一個(ge) 筆記本,遇上好的文章,必定工工整整地抄下來。幾年來,竟抄了厚厚幾大本,且美其名為(wei) 名篇精品手抄集。我把這個(ge) 手抄本當作隨身讀,一有空就拿出來翻翻,被裏麵的絕美的語言所深深吸引,陶醉於(yu) 美文之中,實在是人生的另一種享受。
後來,我通過努力調到報社做了一名企業(ye) 報編輯。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。白天采訪和學習(xi) ,晚上伏在台燈下寫(xie) 稿,成了工作的全部。夜深人靜的時候,人家都早己進入夢鄉(xiang) ,而我卻思緒飛揚,文思飄飄。是空靈的黑夜,給了我寫(xie) 作的靈感。
後來,企業(ye) 改製了,工作也沒了。都說百無一用是書(shu) 生。除了寫(xie) 字,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喜歡做什麽(me) 。可是,在溫州這座缺乏文化底蘊的經濟發達的城市,像我等一介書(shu) 生還真是居之不易。當初一道來溫州的老鄉(xiang) 當中,隻有我過著最清貧的生活,做著最清苦的差事。正如他們(men) 不屑地問我,這個(ge) 年代搞文字能賺幾個(ge) 錢?是啊,碼字工就是紙上建築工,也是份辛苦的職業(ye) ,耐不住寂寞、守不住清貧的人是無法堅守下去的。有時候,我也曾試問自己,文學這條路會(hui) 不會(hui) 是一條死路?
融入一個(ge) 城市,一開始是很難的。白天在企業(ye) 上班,晚上就蝸居在不到十平米的出租房裏,心無旁鶩地進行著創作。沒有電腦,沒有伊妹兒(er) ,全靠自己勤快,寫(xie) 好後再工整地在方格上眷清,再跑到郵局放飛希望。接下來就是一段充滿期待的過程。
從(cong) 第一次提筆創作到如今,文學路上已悄然走過了十個(ge) 春秋。時間就在我的寫(xie) 作中,一點一滴地流走,經過了春天到秋天,看庭前花開花落,看天上雲(yun) 卷雲(yun) 舒,留下多少淡泊和寧靜的思緒。
就在我從(cong) 事寫(xie) 作的第十個(ge) 年頭,我加入了作家協會(hui) ,建了博客,整理了自己的散文集《晨光集》、《獨自莫憑欄》。我把這些當成了我不老的家園,倦了、累了的時候,我會(hui) 遁入自己的家園,釋放情感,忘懷得失,心裏的疲勞和壓抑也逐漸被文字帶來的愉快所衝(chong) 淡。我的蝸居生活,因文字而照亮。
https://aqdzb.aqnews.com.cn/aqwb/html/2011-05/19/content_182670.htm
發表於(yu) 《安慶晚報》月光城2011-5-19
查展會信息、找電子樣本--畫冊/展會/軟文互鏈推廣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