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多功能 二維碼電子樣本
日期:2019-12-06 訪問:2463
讀書(shu) ,就是點一盞心燈
文/黃永讚
一天,同事向我這個(ge) 所謂的文人請教一個(ge) 生僻字讀音,不看則己,一看當場傻了眼。於(yu) 是便自我嘲解:如今淺閱讀時代,看書(shu) 寫(xie) 作都在電腦上,日久天長一手好字竟被電腦廢掉了。
其實,荒廢的又何其多?以前參加自學考試那陣子,因剛參加工作條件艱苦,夜夜燈下苦讀,氣定神閑如同一隻參禪的僧人。現在條件改善了,卻鮮有閑心坐下來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(shu) 。好多書(shu) 都隻是略讀了個(ge) 大概就擱置一邊,如同猴子掰玉米,淺嚐輒止。
莎士比亞(ya) 說,書(shu) 是人類的營養(yang) 品。好書(shu) 不亞(ya) 於(yu) “腦白金”,可謂是年輕態、健康品。還有人說,書(shu) 猶藥也,善讀可以醫愚。隻可惜,現代人想到補腦的沒幾個(ge) ,成天補腎的倒是不少。我是把書(shu) 當作“匯仁腎寶”來進補的。尤其是冬日,找個(ge) 無人的角落,陽光從(cong) 屋頂斜斜地打量過來,捧書(shu) 在手,慢悠悠地翻閱,空氣中嫋嫋著書(shu) 香,著實是人生的另一種享受。
我就曾經在冬日的午後,扛一張椅子,獨上頂樓陽台,尋一處安靜的牆根靜靜地品三國,沉浸於(yu) 其中跌宕起伏的情節,身邊的喧囂一概充耳不聞。盡管《三國演義(yi) 》我己看過不下三遍,但每次回頭再讀,溫故而知新。隻不過看書(shu) 太入迷也未必是好事。一次我又躲進樓頂成一統,一口氣看了十幾章回,直到落日熔金斜陽西墜才想起該回家做飯,不料一進家門妻子就攔在門口作河東(dong) 獅吼。瞧這書(shu) 看的,差一點夫妻失和。倒是留戀以前的單身時光,那是天馬行空誰也管不著啊。
不知為(wei) 何,一直以來偏偏喜歡李煜詞。南唐後主雖然治國無方,但他作為(wei) 千古詞帝的地位無人能撼,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。每次讀他的千古傑作《虞美人》、《浪淘沙》、《相見歡》,深感後主淒涼、寂寞、孤獨之心,泣血之作催人淚下,不禁心情濕潤乃有淚眼問花之心境。出於(yu) 悼念,我將網名取為(wei) “一江春水”,實為(wei) 謹記這千古絕唱。
讀書(shu) 是一個(ge) 人的習(xi) 慣,是一種心境。青春年少時成天做著文學夢,對文學近乎癡迷。不上班的日子,每次上工人文化宮和圖書(shu) 館,必帶一個(ge) 手抄本。每當看報看到絕妙處,必定要抄錄下來。2年下來,竟也抄了厚厚的幾大本,美其名曰“名篇精品手抄集”。不象現在,網上百度一搜一覽無餘(yu) 。
很懷念過去讀書(shu) 寫(xie) 作的單純日子,那是一段多麽(me) 快樂(le) 的時光。那個(ge) 時候,我和一位同是文青的同事誌趣相投,在一起談魯迅、談鬱達夫、談徐誌摩,也談高爾基和海明威,每次都有扯不完的話題。每日下班歸來,尤喜夜深人靜的時候,點一盞青燈,倚著床頭拿起枕邊書(shu) 如癡如醉地看將起來,床頭是一杯家鄉(xiang) 產(chan) 的綠茶,指尖是明滅的香煙。這份心境,是多麽(me) 愜意,是時光瞬間的恬淡。夜己深,人未央,在書(shu) 海中流連徜徉,讀到情深處,靈魂也在夜空裏翩翩飛翔。
我是個(ge) “夜貓子”,喜歡開“夜車”。夜深人靜的時候,讀書(shu) 和寫(xie) 作進入最佳狀態。一遝紙,一支筆,一盞燈,一杯茶,一支煙,有這些就足夠了。香煙嫋嫋,茶香氤氳,筆走遊蛇,思接千載,神遊萬(wan) 仞,一行行文字從(cong) 心靈深處咕咕然流淌而出,片刻之間感到身心變得恬淡而寧靜。此時此刻,我覺得唯一真誠地傾(qing) 聽我心音的隻有這滿室飄香的書(shu) 和筆尖流淌的文字了。書(shu) 是一盞心燈,文字是正在抒寫(xie) 的書(shu) 。我以紙為(wei) 地,以筆為(wei) 犁,開墾出屬於(yu) 自己的一方田園,點亮心中的那盞燈。
社會(hui) 在發展,網絡的興(xing) 起和電子書(shu) 屋的出現,把讀書(shu) 人推進了淺閱讀時代。但是我還是喜歡紙質的書(shu) ,喜歡對好書(shu) 的占有感。那種讀罷掩書(shu) 沉默喟然長歎的憂鬱,那種夜深人靜在泛黃的燈下聽著手指劃過書(shu) 頁的聲音,著實讓人深刻懷想,長久沉思。有時候,讀書(shu) 到夜半夢醒時分,妻子不滿地對我嘟嚨,書(shu) 就是你的命,一天不看就過不得。
是啊,這輩子,書(shu) 恐怕就是我一生的情人了。讀書(shu) ,就是點一盞心燈,不僅(jin) 照亮了心空,也照亮了星空。受益的,又何曾止我一個(ge) 人?
查展會信息、找電子樣本--畫冊/展會/軟文互鏈推廣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