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多功能 二維碼電子樣本
日期:2019-12-06 訪問:2736
低吟淺唱
文/黃永讚
這些日子一直忙忙碌碌,以至於(yu) 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動筆了。昨天,文聯通知我領稿費,才想起是該要寫(xie) 一寫(xie) 了,不然手中的這支筆就要真的成禿筆了。
今天的《溫州日報》人文周刊以“奮鬥在底層的‘歌唱者’”為(wei) 題集中報道了幾位在溫州的打工作家,他們(men) 無一例外都是新溫州人。對他們(men) 來說,文學是他們(men) 生活的調味劑。打工文學是打工生活的鏡子,它首先映射著生存的艱難與(yu) 青春的堅韌,正如青春不懼生存一樣,艱難是不敵堅韌的。正如我所認識的一位湖北的作家朋友胡新華兄所說的:我會(hui) 把自己沉浸在文字中,用文字來歌唱生活,度過漂泊異鄉(xiang) 的孤單時光。
今年,己步入本命年,掐指一算,自己已經虛晃了最好的青春年華。時光匆匆不停息,青春於(yu) 我己是逝者如斯夫,心裏更是懼怕成家立業(ye) 、功成名就這樣的字眼,因為(wei) 這樣的目標離我太遙遠,猶如蝸居的人夢想在繁華的都市有一套屬於(yu) 自己的房子。我不敢不切實際地奢望,也不想做白日夢。我知道,不切實際的空想是好高騖遠,是一張無法兌(dui) 現的空頭支票。
在我所知曉的文人或作家當中,有些是專(zhuan) 職的,是靠筆吃文字這碗飯的,更多的則象我一樣,隻是業(ye) 餘(yu) 愛好,就象愛花的人沒事喜歡房前屋後飼弄花草,喜歡釣魚的人常去魚塘去垂釣一樣,或是迫不得已為(wei) 稻梁謀。
我深知,作為(wei) 一個(ge) 純粹的文字工作者,一個(ge) 紙上建築工,在現實世界中是很清苦的。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吃香的喝辣的,酒肉穿腸過,而自己卻不得不勒緊褲帶餐餐清水煮蘿卜。苦不苦,隻有自己感受最深切。
今天溫州日報點到的幾位溫州打工作家,我略知一二。吳政算起來是我的半個(ge) 老鄉(xiang) ,這些年他偶有新作發表,知名度雖比不上勁鬆、亞(ya) 明、葉靜、竹峰、金橋、寒冰等嶽西文聯的諸兄,但功力在我等之上,人家發表過的樣報論斤稱起來也有20來斤重,這是怎樣的一個(ge) 概念?而今他也算是成功轉型做人事了,不再以文為(wei) 生。正如他所說的,有事做事,沒事賣字。湖北另一文兄廖輝軍(jun) ,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,倒是給人的直覺頗有文氣,談吐間釋放出放蕩不羈的性格,文章也是恣意任為(wei) ,讀來別有一番滋味。
我是把文字當作心中的歌來歌唱的。無助的時候,苦悶的時候,借助文字傾(qing) 瀉心中的喜怒哀樂(le) ,隻求靈魂釋放。隻是如今,象我這樣,來自底層的低吟淺唱,還有多少?
查展會信息、找電子樣本--畫冊/展會/軟文互鏈推廣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