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多功能 二維碼電子樣本
日期:2019-09-26 訪問:2284
街角的修鞋匠
文/黃永讚
每一次,走過這條老街時,我都會(hui) 不經意間朝這個(ge) 街角打量,隻緣在這個(ge) 街角處有一個(ge) 很不起眼的修鞋攤。一輛陳舊的手搖修鞋車,一個(ge) 裝著修鞋家什的木頭箱子,一把遮陽傘(san) ,再加上兩(liang) 個(ge) 小木頭凳子,這些就是修鞋匠的全部家當。
修鞋匠是一個(ge) 患有先天性殘疾的中年人,身材矮小,手臂上毛絨絨的。他跟人說話的聲音很小,吐字也不清晰,我懷疑他的喉節有先天性缺陷,或者發聲器官受到過損傷(shang) 。這樣想著,我自然不自然地對他也便多出一絲(si) 絲(si) 同情,甚至憐憫。
修鞋的攤主“上班”向來很守時,不管刮風下雨,他總是在這裏堅守著他的方寸天地。至於(yu) 說他修鞋的技藝如何,那還是因為(wei) 我也成為(wei) 他的顧客之後的事情。有一次,我新買(mai) 的一雙休閑皮鞋還沒穿幾天鞋頭就咧開了嘴。我本想扔掉,但又覺得太可惜,不扔吧,又沒法穿它出門,猶豫一番,我隻好拎著咧開了嘴的皮鞋來到修鞋攤上,讓他試試看。
他用那看著粗糙的手拿捏住我的鞋,上下前後翻看了一遍後,很快就指出問題所在。於(yu) 是,他用那粗短的十指,上下翻飛著,穿針走線著。修鞋匠的功夫真是了得,一支煙不到的工夫,鞋就修好了。臨(lin) 了,他還很負責任地在修補處塗抹了一圈膠水。我滿以為(wei) ,就憑他這精湛的修鞋技藝,估計各要個(ge) 十塊八塊的。出乎意料的是,輪到收錢時,他僅(jin) 收了我兩(liang) 塊錢。我在想,憑他這價(jia) 格,他這技藝,這也是眾(zhong) 多人願意從(cong) 大老遠跑到這裏來修鞋的原因吧。
修鞋匠其實也有“擅離職守”的時候。那是在他空閑下來的時候,且邊上有人下棋的時候,他也會(hui) 跑到一邊兒(er) 觀看路人下棋的。我們(men) 看別人下棋,隻是湊個(ge) 熱鬧,然而,修鞋匠可不。他在看棋時,總是喜歡幫著弱勢的一方,有時候看別人走了一步臭棋,他恨不得要把棋子拿回來重新下。他儼(yan) 然把自己當成了局中人,想想還真有意思的。當然,有時候他也是親(qin) 自上陣和人對弈的,而這個(ge) 時候,他更為(wei) 全神貫注。當地方欲悔棋時,他亦據理力爭(zheng) ,絲(si) 豪不作退讓……
他,隻是我們(men) 眼中的小人物,他,看起來是很柔弱。然而,曆經了滄桑,飽受了磨難,他並沒有消沉。在修鞋匠的身上,我突然間發現了什麽(me) 是生活,什麽(me) 是堅強。
黃永讚簡介
黃永讚,男,1974年12月出生,漢族,安徽嶽西人,安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(zhuan) 業(ye) ,中共黨(dang) 員,嶽西作家協會(hui) 會(hui) 員、永嘉作家協會(hui) 會(hui) 員,筆名晨光,1997年開始寫(xie) 作,作品散見於(yu) 全球閥門網、中國泵閥網、亞(ya) 洲泵網、亞(ya) 洲流體(ti) 網、國際控製閥、中國閥商、中國石化新聞網、中國工業(ye) 報、浙江工人日報、浙江企聯網、慧聰網、溫州日報、安慶日報、安慶晚報、溫州晚報、溫州商報、溫州青年企業(ye) 家、溫州網、溫州兩(liang) 新黨(dang) 建、溫州黨(dang) 風廉政、今日永嘉、永嘉文藝、嶽西周刊、嶽西網、嶽西雜誌、楠溪江雜誌等報、刊、網。
曾在國企任職5年,後從(cong) 事文字工作,發表作品100多萬(wan) 字,著有散文集《晨光集》、《草根下的蟲吟》。先後任《伯特利報》、《育才報》、《永嘉企業(ye) 家》、《橋頭商會(hui) 》、《永嘉兩(liang) 新黨(dang) 建》、《溫州嶽西人》等刊物主(責)編,兼任永嘉縣讀書(shu) 學會(hui) 副會(hui) 長,曾幫助指導多家民營企業(ye) 文化建設,被譽為(wei) 永嘉民營企業(ye) 界的“總編輯”。
20年筆耕不輟,曾獲溫州市民營企業(ye) 思想文化建設“特別貢獻獎”、溫州兩(liang) 新黨(dang) 組織優(you) 秀黨(dang) 務工作者、溫州市“百優(you) ”新居民青年、溫州市優(you) 秀新居民、溫州市誌願服務先進工作者、永嘉縣首屆“十佳新永嘉人”、永嘉縣“十佳”兩(liang) 新組織黨(dang) 組織書(shu) 記、永嘉縣首屆星級慈善義(yi) 工等。
座右銘:我手寫(xie) 我心,我思故我在。
查展會信息、找電子樣本--畫冊/展會/軟文互鏈推廣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