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多功能 二維碼電子樣本
日期:2020-10-06 訪問:3345
紅原紀行
文/黃永讚
盛夏時節,因公出差,去了阿壩紅原。
關(guan) 於(yu) 紅原,我是陌生的。出差前,臨(lin) 時搜了一下百度,才知道紅原的來曆,意為(wei) 紅軍(jun) 長征走過的大草原。原來如此,心裏對這個(ge) 神聖之地陡添了一份敬意。當年紅軍(jun) 長征必經地,到底是個(ge) 什麽(me) 樣子?況且平生還沒去過大草原,那“天蒼蒼,野茫茫,風吹草低現牛羊”的遼闊場景,一直在腦子裏盤亙(gen) 。
飛機在雲(yun) 層中穿越。艙外,潔白的雲(yun) 層如同一堆堆棉花,輕盈而飄忽,如入仙境。及至飛機降落紅原機場,走出旋梯,一股寒意襲來,渾身涼嗖嗖的。不禁感慨中國地域之遼闊。從(cong) 溫州出發時,氣溫高達37度,而到了紅原氣溫降至7度,竟相差如此之大。幸好出發前朋友一再提醒我要帶上厚的衣服加涼,以備不時之需。
草原的氣候多變。一下飛機,迎接我們(men) 的是淅淅瀝瀝的細雨,打在身上涼涼的。前來接機的紅原人社局的領導為(wei) 遠道而來的客人敬獻潔白的哈達,一股暖意湧上心頭,被紅原人民的熱情深深打動。紅原機場很偏僻,中巴車在蒼茫的草原上跑了半天才到達縣城。沿途所見,除了連綿不絕的草場和犛牛,還是綿起伏的草場。偶爾看到幾棟平房,那是藏民集聚區。聽前來接機的同誌介紹,這裏的草場分為(wei) 夏季草場和冬季草場。到了寒冬十月,牧民便要轉場。在這之前,牧民要囤積糧草過冬。
在紅原,你很難找到高樓大廈,即便在縣城,也鮮見高樓林立。這裏地廣人稀,全縣人口不足5萬(wan) ,房地產(chan) 市場缺乏剛需。此外,草原上土質鬆軟,不宜蓋高層建築。沿途見得最多的是一層兩(liang) 層的平房,麵積也不大,還有些是蒙古包。這裏的居住條件不比我們(men) 老家,在我們(men) 老家新農(nong) 村,家家戶戶小樓房,隨處可見。
紅原作為(wei) 溫州與(yu) 阿壩州東(dong) 西部扶貧協作的一個(ge) 結對縣,近幾年對接密切。這次在兩(liang) 地政府協作下,在紅原舉(ju) 辦了專(zhuan) 場招聘會(hui) 。可能是當地工業(ye) 企業(ye) 較少的緣故吧,傳(chuan) 統的紅原人似乎更喜歡守故土牧牛羊。之前組織過幾批赴溫勞務輸出,隻有極少數人留下來,大部分依然是從(cong) 哪裏來,又回哪裏去。這也難怪,紅原人口以藏族羌族居多。藏民的生活飲食習(xi) 慣、宗教文化差異,成了他們(men) 遠離故土的最大障礙。再加上沒有一技之長,就是進了工廠也待不久。晚間,在跟組織這次專(zhuan) 場招聘會(hui) 的人社局領導閑談中,我表達了我的觀點:與(yu) 其千裏迢迢把藏民招到沿海進廠務工,倒不如組織溫商到紅原投資辦廠,把工廠開在藏民家門口,利用當地犛牛資源拉伸犛牛產(chan) 業(ye) 鏈,這樣一來既為(wei) 紅原招商引資作了實質性貢獻,同時也從(cong) 源頭上解決(jue) 了當地富餘(yu) 勞動力就地安置,做到精準扶貧,當地政府和人民可能會(hui) 更加喜歡這種脫貧攻堅的扶貧方式。
招聘會(hui) 結束,還有點空閑時間。在紅原人社局安排下,陪我們(men) 去了幾個(ge) 紅色旅遊景點。偏偏事不湊巧,一踏上紅原土地,高原反應一下子就上來了,頭痛欲裂,隨之而來惡心、頭暈,關(guan) 節疼痛,渾身的不自在。車子在高低起伏的草原上行進了個(ge) 把鍾頭,到了瓦切鎮紅軍(jun) 長征紀念遺址,位於(yu) 日幹喬(qiao) 山坡上,這是當年紅軍(jun) 長征過草地的入口處。“七根火柴”、“金色的魚鉤”等悲壯故事就發生在這裏。遙想當年,紅軍(jun) 戰士是何等艱苦卓絕。大家一鼓作氣登上山頂的長征紀念碑,而我腿腳發軟實在邁不動步,隻能眼巴巴地目送隊友紛紛攀登上去,空留下些許遺憾。遠遠地站在碑前,心中油然升起一份敬畏。正是當年的紅軍(jun) 革命者曆經苦難,才有了今天的人民生活幸福。回首長征路,初心不能忘。任何時候,我們(men) 都要敬畏曆史。
在日幹喬(qiao) 山腳下的停車場,有一排專(zhuan) 賣當地土特產(chan) 的攤鋪。我們(men) 走進中間一個(ge) 攤位隨便逛逛。攤主很健談,也十分好客。見有客人來,立馬端上熱騰騰的酥油茶和糌粑,並切下一段犛牛幹讓我們(men) 品嚐。攀談中得知,攤主以前走南闖北,見多識廣,後來瞄準家鄉(xiang) 旅遊,看準了這個(ge) 前景,在景區內(nei) 擺攤賣土特產(chan) 。在這裏,我第一次見識了狼皮、藏紅花、犛牛鞭。我們(men) 談得很投機,臨(lin) 了還互加了微信。最後,我們(men) 每人也不忘在這家攤位各買(mai) 了好幾百塊錢的犛牛幹和其他特產(chan) 。也正是從(cong) 這位中年攤主口中,我們(men) 對當地風俗民情多了一份了解。前二天從(cong) 機場來的路上,聽接機的同誌介紹,這兒(er) 河裏有很多冷水魚,但是人們(men) 都不去捕撈也不吃魚。當時我們(men) 深感納悶,現在謎團終於(yu) 解開了。原來這跟藏族風俗有關(guan) 。據說當有藏民去世,如果采取水葬,就將死者用白布包裹並綁以重物沉入河中,屍體(ti) 讓河裏的魚兒(er) 享用。倘若有人捕魚的話,就是對逝者的大不敬。除了水葬,還有天葬、火葬的說法。無論是哪種葬法,都是了無痕跡,源於(yu) 自然,複歸自然。
紅原的資源在於(yu) 旅遊。著名的景點有月亮灣、瓦切塔林、刷經寺等。如果夏季來此避暑,這裏堪稱是一個(ge) 極佳的選擇。在這裏,空調和電扇幾乎派不上用場,晚上睡覺還得蓋上被褥。
紅原的幹部群眾(zhong) 很淳樸。連續幾天,當地人社局的領導全程陪同,接待周到。考慮到我們(men) 來自沿海,自始至終都盡量照顧我們(men) 口味,生怕大家吃不習(xi) 慣。最後一天離別的午宴,在一處農(nong) 家樂(le) 特意準備了豐(feng) 盛的藏餐為(wei) 我們(men) 餞行。藏漢一家,圍坐一室,共話桑麻。
走進紅原,第一次走進廣袤的大草原,走進藏族羌族同胞生活的家園,用心感受少數民族的生存狀態。生活不易,未來可期。紮西德勒。
查展會信息、找電子樣本--畫冊/展會/軟文互鏈推廣 |
||||||||||||||||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