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工業(ye) 4.0時代的到來,全球工業(ye) 製造行業(ye) 迎來了智能製造時代。美國、德國、日本、中國等國家紛紛出台相應的國家政策,推動智能製造的發展。說明世界主要國家重新認識到製造業(ye) 才是國家真正的支柱產(chan) 業(ye) ,是整個(ge) 國家發展的基礎設施。 自2009年《裝備製造業(ye) 調整和振興(xing) 規劃》出台以來,國家對智能裝備製造業(ye) 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。2016年12月工信部發布的《智能製造發展規劃(2016-2020年)》提出,到2020年,研製60種以上智能製造關(guan) 鍵技術裝備,達到國際同類產(chan) 品水平,國內(nei) 市場滿足率超過50%。同時,《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(2016-2020)》等產(chan) 業(ye) 扶持政策將陸續頒布,推動產(chan) 業(ye) 加速發展。 就具體(ti) 目標來看,中國工業(ye) 機器人密度從(cong) 2013年“每萬(wan) 工人30台”到2015年“每萬(wan) 工人50台”,增加67%;根據國家發展策略,2020年目標為(wei) “每萬(wan) 工人150台”,達到初步的製造產(chan) 業(ye) 轉型升級目標。前瞻產(chan) 業(ye) 研究院《智能製造裝備行業(ye) 發展前景分析報告》預計到2020年,智能製造裝備產(chan) 業(ye) 的銷售收入將超過3萬(wan) 億(yi) 元,未來五年的CAGR超25%。可見智能製造裝備產(chan) 業(ye)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。 作為(wei) 一個(ge) 正在培育和成長的新興(xing) 產(chan) 業(ye) ,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(chan) 業(ye) 技術創新能力薄弱,新型傳(chuan) 感、先進控製等核心技術受製於(yu) 人,在新技術與(yu) 新產(chan) 品的研發上,多數仍是跟隨國外先進企業(ye) 的技術發展,技術上仍存一定的差距。工業(ye) 發達國家在智能裝備產(chan) 業(ye) 發展方麵起步較早,經過數十年的發展,積累了巨大的技術優(you) 勢,國內(nei) 企業(ye) 在這種差距下發展,難度較大。
智能製造裝備產(chan) 業(ye) 在我國起步晚,國內(nei) 的優(you) 勢企業(ye) 數量少,產(chan) 業(ye) 組織結構小,競爭(zheng) 力弱,缺乏具有國際競爭(zheng) 力的骨幹企業(ye) 。少數企業(ye) 發展到一定實力,在國內(nei) 市場已能麵對國際大企業(ye) 的直接競爭(zheng) ,但跨入國際市場競爭(zheng) 的企業(ye) 仍較為(wei) 少見,競爭(zheng) 力較為(wei) 薄弱。 前瞻產(chan) 業(ye) 研究院長期對智能製造裝備行業(ye) 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,采用國際先進的科學分析模型,全麵而準確的為(wei) 您從(cong) 行業(ye) 的整體(ti) 高度來架構分析體(ti) 係。 《智能製造裝備行業(ye) 發展前景分析報告》主要分析了我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(ye) 所處的宏觀環境,並分析了宏觀環境對行業(ye) 發展的影響;分析了行業(ye) 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;以及智能製造裝備業(ye) 市場情況;智能製造裝備行業(ye) 領先企業(ye) 經營狀況;同時,佐之以全行業(ye) 近5年來全麵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,讓您全麵、準確地把握整個(ge) 行業(ye) 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。 (原標題: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智能製造裝備產(chan) 業(ye) 迎發展機遇) |